當前位置:摩登站>生活>創意>

資深達人解説風箏的起源 真正的紙鳶漢代才出現

創意 閲讀(2.17W)

説到風箏,很多人都非常熟悉,認為就是兒童的玩具。其實經過仔細的考察,風箏在中國歷史上有極為深遠的文化含義,它們還曾經是非常重要的軍事用具,用於勘測、偵查等。

資深達人解説風箏的起源 真正的紙鳶漢代才出現

風箏最初起源於中國東周時代,據説是墨子用木頭製作過一隻大鳥,這就是最初風箏的原型。後來著名的魯國人公輸班用竹子代替了原材料,對風箏進行了改進。直到東漢時期,再造紙術出現之後,人們就開始用紙作為風箏,那時的風箏被稱之為“紙鳶”。

資深達人解説風箏的起源 真正的紙鳶漢代才出現 第2張

但也有專家考證,在歷史上,風箏和紙鳶還是有一些區分的。雖然它們都是用一根線牽引,在形狀和花紋上也非常類似。但是風箏的頭部上會放入一個比較細小的風笛,這樣御風而行的時候,風箏就能發出類似於箏鳴的聲音,因此人們把這種飛起來有聲音的叫做“風箏”。

而紙鳶,則是沒有放置風笛,因而無法發出聲響。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的話,現代的風箏應該都是“紙鳶”。

在民間傳説中,風箏與軍事是密不可分的。據説在楚漢戰爭的時候,劉邦的大臣張良就曾創作“大鷂子”飛到項羽軍隊唱着楚歌,然後戰敗了項羽。

資深達人解説風箏的起源 真正的紙鳶漢代才出現 第3張

此後,紙鳶在軍事上的運用更為深入,可以進行測量甚至是載人。在明朝,還有將領用風箏攜帶炸藥,在敵人的上空點燃之後引爆,以達到炸死對方的目的。據説,在日偽時期,鮮豔的風箏還能為飛機提供非常準備的轟炸目標。由此可見,隨着軍事發展的需要,風箏的功能也日趨完善。

但在和平年代,風箏不再承擔軍事功能,而是變成人們的娛樂項目。早在唐朝,就有了人們出城門放風箏的習慣。到了宋朝人們把這一習俗發揚光大,每年的清明節前後,百姓們將風箏放飛,讓遠走的風箏帶走一年的晦氣和災難。

現在這一習俗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,人們經常在春天放風箏,這寄託了人們對春天的渴望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望。【本站原創未經允許,謝絕轉載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