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摩登站>电视>日韩剧>

业内人士深度解读:热播韩剧自揭演艺圈内幕

日韩剧 阅读(1.18W)

《最佳爱情》中,女主角具爱贞十年前是当红偶像组合“国宝少女”的队长兼人气王,十年后却成为一名生计型艺人,在综艺节目扮丑搞笑博出位。”马雪透露,在韩国,还有很多艺人自杀未遂,最后都被公司封锁了消息。韩剧《最佳爱情》中,男主角杜高振为了进军好莱坞,向制片方贿赂高价红酒,却因为英语语言问题落选。

业内人士深度解读:热播韩剧自揭演艺圈内幕

在韩剧日益式微的当下,近日,一部以韩国演艺圈为背景的电视剧《最佳爱情》,以逼近20%的收视率,悄然走红,占据了韩国观众的讨论焦点:为获演出机会,镜头前,韩国艺人必须坐着过山车吃完一碗炸酱面;在网络添油加醋的误读下,大明星抵不住压力,几乎成为自杀链中的又一个;为进军好莱坞,男主角向制片方贿赂高价红酒……剧中的种种情节,无一不影射着韩国演艺圈的生态。昨日,韩国媒体披露称,“张紫妍性贿”案有了新进展,张紫妍的绯闻前男友朴一泽将首次公开露面出庭作证,第二批“性贿赂”名单或将曝光,甚至可能牵出韩国“一线巨星”。

解约、自杀、贿赂……韩国演艺圈究竟怎么了? 《最佳爱情》是否真实反映了韩国演艺圈的种种弊病?昨日,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采访了对韩国娱乐圈幕后相当熟悉的KBS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马雪。

为曝光率,再尴尬也得挺住?

《最佳爱情》中,女主角具爱贞十年前是当红偶像组合“国宝少女”的队长兼人气王,十年后却成为一名生计型艺人,在综艺节目扮丑搞笑博出位。第一集出场,具爱贞在一个综艺节目中,接受“坐过山车的过程中吃完一碗炸酱面”的任务,只有完成才能在下期继续出演这个节目,事实上这样的游戏不但难以完成,而且会遭遇各种不便和尴尬,可为了获得下次演出机会,具爱贞只能硬着头皮上。

马雪解读:人气不再,偶像也转型

这些情节经常在韩国综艺节目中真实上演,艺人常常要把自己的不堪展现在荧幕前,以此博得出镜率。许多偶像团体在无法挽回人气的情况下,不得不转型,如当年红极一时的歌唱组合H.O.T队长文熙俊如今就被定位成了“搞笑艺人”。马雪透露,韩国演出平台少,不像中国艺人一首歌就能红到老,所以,一旦过气,再想出头非常困难,“韩国娱乐圈十分现实,当红便可以趾高气昂,享受很多特权,过气就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孤寂。所以,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,只能通过转变航道重新出发。在韩国,人气偶像转行做主持人、综艺人的现象非常普遍。”话虽如此,在马雪看来,相比中国娱乐圈,韩国艺人的辈份观念还是相当重的,“在韩国,出道早就是前辈,出道晚便是后辈,论资排辈十分严苛,所以,我们也从电视剧中能够看出,即使女主角过气了,但是许多后辈对她仍然毕恭毕敬,这可以算是韩国娱乐圈的一个优点。”

频频自杀 网络舆论成帮凶?

《最佳爱情》里,在网民们的添油加醋之下,女主角具爱贞被说成了国宝少女解散的元凶、黑帮老大的***、让大明星独孤真去不成好莱坞的罪魁祸首……十年间,具爱贞人气下跌成为国民非好感艺人之首。即便是对大明星独孤真,网民也并非只是捧高,在独孤真为了帮具爱贞解围,捐赠了1000双运动鞋后,网络上还是充斥着对他身为大明星做善事只捐那么点的指责。

马雪解读:言论暴力,引发忧郁症

韩国演艺圈每年一波的自杀风潮现象已成为常态。今年,MBC女主播宋智善、SGWannabe组合的原队长蔡东河先后自杀,又一次把韩国艺人生存艰难的现状推向风口浪尖。对此,马雪表示,一系列自杀潮的根本原因,是由于韩国演艺圈竞争太过激烈,明星承受的压力巨大,“韩国演艺圈以‘公司为中心’,公司间的竞争全部附加在艺人身上。除了张紫妍是因为公司矛盾自杀,更多的韩国艺人选择这条路,是因为接受不了人气下跌,以及各方舆论而引发的抑郁症,其中,网络上的恶意言论成为很多韩国艺人自杀的帮凶。”马雪说:“韩国网络言论过于自由,很多网民会因为一些事件对艺人进行恶意抨击,言语十分恶毒;网络上也会随意公开艺人隐私,艺人私生活得不到保障。这是破坏业内生态的最大因素。”马雪透露,在韩国,还有很多艺人自杀未遂,最后都被公司封锁了消息。

为争角色,贿赂公关是常事?

韩剧《最佳爱情》中,男主角杜高振为了进军好莱坞,向制片方贿赂高价红酒,却因为英语语言问题落选。

马雪解读:不再行贿,改走公关路

马雪告诉记者,上世纪90年代的韩国娱乐圈,行贿塞钱现象十分普遍,许多公司都会向影视、电视制作方塞黑钱,直到2000年发生“PD事件”,制作人因为收受黑钱被曝光,政府随后大力整顿,行贿被明令禁止,“现在韩国政府的监控机构非常严格,公然行贿已经销声匿迹,公司更多的是采取所谓的‘公关手段’打通关系,例如电视剧中的赠送礼品,请客吃饭等。”至于韩国经纪公司对艺人过分“压榨”的话题争议,马雪客观地表示,站在艺人角度,或许觉得当年的合约经纪公司方面是压榨,但事实上,从一个新人到人气王,经纪公司的付出同样很多,“这就是一个愿打,一个愿挨。”